【#派派不派故事集】你都怎麼唱國歌? #軍旅手記
⠀⠀
大家都說軍中有各式各樣的人,但也許因為疫情影響,很多跟我一樣,在生活中碰到瓶頸的人選擇現在服役,所以同梯弟兄的生活環境和想法和我沒有太大差異,好像也就沒有什麼「#跨出同溫層」的感受。
⠀⠀
真要說的話,比起和立場相近的人對話,我更想紀錄和66聊天的內容。
⠀⠀
時間是520那天,蔡英文總統的第二任就職典禮。有則新聞說她一字不漏地把國歌唱完了。高中開始便在國外讀書的66轉過頭問我,為什麼要煞有介事的報導這種小事?
⠀⠀
「哦~因為『吾黨所宗』代表的是國民黨啊。」
「但『吾黨』也可以是唱歌的人自己的黨,不是嗎?」
「這樣說也沒錯啦,但他們就選擇這樣解讀囉~」
「我可以理解,但我還是覺得他們這樣做有點奇怪。」
⠀⠀
---
⠀⠀
💬 這並不是一段很長的對話,但事後回想起來,其實有些可以進一步思考的地方:
⠀⠀
關於政黨和國歌的愛恨情仇,其實可以討論得更細緻,但因為對話當時沒有相關資料,沒辦法講得很詳細。
⠀⠀
🗣 這或許也是每個對話發生的當下很常見的情況吧!我們不見得都「有備而來」,碰到像66這樣比較求解型的人,有時候對話就會沒有什麼結論,甚至有可能在過程中被打臉。
⠀⠀
不過這也沒什麼大不了,懂得不夠多或講錯,道歉就好了,畢竟我也不是抱著說服他的心情才跟他聊這個話題的。
⠀⠀
66在議題上有自己的立場,但我不想因此貼上什麼標籤,在反送中或轉型正義等其他話題上,我就發現他其實有不同的想法。如果我在一開始就很片面的去解讀他,在對話過程中擅自加上自己的預設,反而會妨礙對話前進。
⠀⠀⠀⠀
🇹🇼 這次先用國歌事件來介紹66,下次休假再寫我跟他聊轉型正義的過程囉!
⠀⠀
_______________
⠀⠀
覺得在日常生活中聊政治很難嗎?😩
【派派不派故事集】單元,透過分享真實經驗,
給碰到對話瓶頸或心累的你一些鼓勵和靈感。
如果你覺得有點收獲,就把故事分享給更多人吧!